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KI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食宫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,旁开0.5寸处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3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上3寸,旁开
龙火,指肾火,命门之火;燔,焚烧之意。即肾火偏亢,详该条。
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一种感觉传导现象。参见经络感传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秦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注。即石关,见该条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眼科易和》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耳聋的一种。指因外感热病而丧失听力者。《医学心悟·耳》:“凡伤寒邪热耳聋者,属少阳证。”《伤寒类证》:“伤寒耳聋有二证:其一未持脉时,令其咳而不咳者,此必耳聋无闻也,此为重发汗虚故也,治以黄芪建中汤;
①推拿穴位名。即左右两侧太阳穴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·穴道图象·穴在头脑者》:“额角:左为太阳,右为太阴。”参见太阳穴、太阴穴。②人体部位名。见头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