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。位于足大趾之尖端。主治便毒,穿踝疽等。艾炷灸3壮。
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有五节,……一曰振埃,二曰发蒙,三曰去爪,四曰彻衣,五曰解惑。”指五种大要的刺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名五节刺。详各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萝芙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廷肃。魏塘(今浙江嘉善)人。精于医术和针灸,治病有良效。将医术传给外孙女婿钱萼,钱萼也以医术闻名。
①病名。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又名卒中。指卒暴昏仆,不省人事,或突然口眼斜,半身不遂,言语蹇涩的病症。中风的病因,历代医书论述不同。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一以北宋前皆宗《灵》、《素》作外风论治;刘河间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葳蕤汤第一方,见葳蕤汤条。
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指足太阳筋的支筋,网维于目上胞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太阳为目上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