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精通针法,曾用针术救活义乌县令心痛垂死症。
【介绍】:见顾欢条。
用艾炷烧灼或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水泡一般不必挑破,可任其自然吸收。适用于疟疾,头痛,黄疸,神经性皮炎等。
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
【介绍】:见余纲条。
病名。①指人体感受风、寒、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、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。可与麻黄杏
【介绍】:见魏之琇条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吴有性原撰,清·王嘉谟补辑。刊于1822年。王氏认为吴氏“《温疫论》一书,独阐杂气,创瘟疫之法门”,但“未免醇疵互见”,遂予删订重编,并汇集诸家有关学术经验作为补充,便于读者参阅。
病名。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。《华氏中藏经·阴阳否格论》:“否格者,谓阴阳不相从也。阳奔于上则燔,脾肺生其疸也,其色黄赤,皆起于阳极也;阴走于下则冰,肾肝生其厥也,其色青黑,皆发于阴极也。疸为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