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棕榈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通亢、吭。颈前部;喉咙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不搤其肮。”
【介绍】:见朱颜条。
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①药物敷。又名敷药。常用新鲜药物如蒲公英、生大黄等洗净捣烂,贴敷眼睑等患处。切勿入眼!可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②热敷。常用湿热敷,可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。③冷敷。可除热、定痛、止血。适用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门。见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经漏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手第四指。又名小指次指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