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实热证

肝实热证

证名。指肝经邪热炽盛的病症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一:“病苦心下坚满,常两胁痛,息忿忿如怒状,名曰肝实热也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:“夫肝实则生热,热则阳气盛,致心下坚满,两胁痛引小腹,忿忿如怒。气逆目眩,为血有余,即目痛,眼眥赤,生瘜肉,阳毒所致,悒悒先寒而后热,颈直背强,筋急不得屈伸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肝胆经虚实热证治》:“肝实热,阳气伏邪胁痛,忿忿悲怒,发热喘逆,满闷,目痛,视物不明,狂悸,非意而言,乍宽乍急,所作反常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目病源流》:“肝脏积热,先患赤肿,疼痛,怕日羞明,泪溢难开,忽生翳膜,初患一目,渐及两眼。”治宜泻肝清热为主。选用竹沥泄热汤泻肝汤泻青丸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户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铜人腧穴图经》作五户。即天突,见该条。

  • 摩胁

    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九十九。抚摩两侧胁肋部。有消食导滞,疏肝利气等作用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摩左右胁,左右胁在胸腹两旁肋膊处,以掌心横摩两边,得八十一次,治食积痰滞。”

  • 神芎散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方。川芎、郁金、荆芥、薄荷、红豆各等分。入盆硝适量,为细末,每次少许,搐鼻内。治风热上攻,头目眩痛,鼻塞牙痛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五方。蔓荆子、青黛、川芎各一钱二

  • 劆法

    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一“劆者,或以针锋微刺之,或以灯心草微刮之也。”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适用于椒疮、粟疮等的治疗。

  • 目常有应日而发

    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病有每月周期性复发的规律者。古人认为与三阴三阳随月消长有关。

  • 陈荩(jìn 尽)夫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葵条。

  • 黄毛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闹羊花子

    见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六轴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冷痹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:“痹虽异状,然皆本于三气,寒气多者,谓之冷痹。其证令人脚膝痠疼,行履艰难,四肢麻,身体俱痛,甚则有一身不随者。”治冷痹,脚膝疼痛,行履艰难,可用巴戟天汤,脚膝疼痛无力,可用牛

  •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

    见金兰循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