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肚门痈

肚门痈
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姜蝎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全蝎(去虿)四十九个。浸湿,以糯米半升平铺瓦上,将蝎置于米上,焙令米黄,去米,又切生姜四十九片,每片置蝎再焙至姜焦,去姜不用,将蝎研细末,冲服。治耳聋气塞,肾虚等症。

  • 四支疼痛

    证名。见《医权初编》卷上。即四肢疼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持满

    保持精气的充满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不知持满。”

  • 布荆子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赤带抱轮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抱轮红。详该条。

  • 刺疟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,故名。内容包括六经疟、五脏疟、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,并说明在针刺前,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,针刺应按经取穴,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,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,则宜药不宜

  • 少食而肥

    指食纳虽少但体肥胖的病态。《脾胃论》:“脾胃俱旺,则能食而肥;脾胃俱虚,则不能食而瘦,或少食而肥,虽肥而四肢不举,盖脾实而邪气盛也。”

  • 丫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九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暴聋

    病名。亦称耳卒聋、卒聋。系指耳聋之卒然发生者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少阳之厥,则暴聋颊肿而热,胁痛”。暴聋多属实证。多由:①外邪壅滞经络,致使气机上下升降不利所致。其症头昏闷重、咳嗽、鼻塞涕清,或恶寒发热

  • 青白苏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