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,有反克之义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肾之脾,谓之辟阴。”张景岳注:“土本制水,而水反侮脾,水无所畏,是为辟阴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渊腋,见该条。
出《群芳谱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臑会。见该条。
即灵龟八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凤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脾和胃同是消化、吸收和输布饮食物及其精微的主要脏腑。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腐熟;脾为脏属阴,其性喜燥恶湿;胃为腑属阳,其性喜润恶燥;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。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,经脉上互相络属,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丛书名。清·傅山著。刊于1827年。包括《傅青主男科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(附:产后编)。其中《傅青主女科》流传较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