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翳明

翳明
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。布有耳大神经、枕小神经;耳后动、静脉分支,深部在颈内动、静脉网(有迷走神经、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)。主治夜盲,近视远视,白内障;以及内耳性眩晕,视神经萎缩,青光眼,失眠,精神分裂症等。直刺1~1.5寸(图135)。

图135

猜你喜欢

  • 志伤

    病证名。指精神情志伤损的疾患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盛怒而不止则伤志,志伤则喜忘其前言,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,毛悴色天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大恐惧不节伤志,志伤,恍惚不乐。”参见七伤条。

  • 受纳之府

    受盛、容纳饮食水谷之处所,指胃而言。《侣山堂类辨》:“胃为受纳之府,脾为转运之官。”

  • 灵枢经

    医书。又名《灵枢》、《黄帝内经灵枢经》,为《内经》组成部分之一。原书9卷共81篇,又名《针经》,别称《九卷》。隋唐之际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,包括《九灵》、《九墟》和《灵枢》。宋代以后,原本及传本大多

  • 佛顶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顶门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杜圣宾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光庭条。

  • 冯楚瞻

    【介绍】:见冯兆张条。

  • 钉铜皮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海桐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太阳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肝体阴用阳

    体,指实体或实质;用,指作用或机能。肝为藏血之脏,血为阴,故肝体属阴。肝主疏泄、升发,内寄相火,又主管筋的活动,病变时容易动风化火,其作用属阳。故有此说(见《临证指南医案·肝风》)。

  • 肾虚崩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由肾虚不能约制胞络,以致冲任不固,而成崩漏下血不止,兼见腰膝痠软,疲倦乏力等。宜补肾固冲。方用固冲汤加鹿角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