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凡邪热亢盛,体温较高的实热证,采用针刺泄热驱邪。宜浅针,急针,不留针,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伤寒病因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:“伤于四时之气,皆能为病,而以伤寒为毒者,以其最为杀厉之气焉。即病者为伤寒,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骨之中,至春变为温病。”
见《脉经》。即经水断绝。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书名。又名《注礼堂医学举要》。4卷。清·戴绪安辑于1886年。卷1脉学;卷2五运六气;卷3汤头歌;卷4校补药性。其中以脉学叙述较详,运气主病和用药颇多机械推算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呕吐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,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僵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