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球草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烈三(立三)。江苏苏州人。曾任典狱官,并为狱中犯人诊病;仿效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之《吴中医案》一书,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,其内容包括医学论述、专题评论、验方、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肢体牵引不适或有紧缩感,碍于屈伸的症状。常见于四肢及腹部。四肢拘急,多因六淫外邪伤及筋脉,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。少腹拘急,多因肾阳不足,膀胱之气不化,常并见腰痛,小便不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经穴名。代号ST1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资脉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颞骨乳突中央,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中、下1/3交点处。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、静脉。主治耳鸣,耳聋,头痛,小儿惊癎,
【介绍】:见张璐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蜀国医家。据史料记载,著有《意医纪历》1卷,现已不传。
经穴名。代号SP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厥阴、少阴之会。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另说:“在内踝上八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在内踝上一寸”(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)
指眼球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目睛斜视倒目者何也?答曰:肝经受风邪所牵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