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学》。即肥皂核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天井、肩井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翼首草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。又名乳旁。出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位于两乳外侧,左右共二穴。能去风,止咳吐。
病名。指痿病四肢痿弱,足不能行之症。又为五脏痿病之总称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五藏因肺热叶焦,发为痿躄。”《顾氏医镜》:“言五脏之痿,皆因于肺气之热,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躄。五痿虽异,总曰痿躄。”详痿条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林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剪口疮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体表定位用词。即“侧”或“面”。上廉即上侧(面),内廉即内侧(面)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……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骨之前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