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又称胃疟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疟叙论》:“病者寒热,善饥而不能食,食已支满,腹急痛,病以日作,名曰胃疟。六腑无疟,惟胃有者,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,世谓之食疟,或因诸疟饮食不节,变为此
指伤寒病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等六种治法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即白虎证似痫。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指大小便皆出血,详见便血、溺血等条。
农历推算四季气候而划分的二十四个单位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五日谓之候,三候谓之气,六气谓之时,四时谓之岁。”谓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节气,一年有二十四节气,七十二候,每一季节管六个节气,四个季节组成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疳疾引起双目昏矇,视物模糊的证候。属疳热上犯于目而致。治法详见疳眼条。或用二百花草膏(《串雅内编》:“羊胆汁、蜂蜜,蒸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