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紫雪丹

紫雪丹

见《温病条辨》卷一。即紫雪去黄金,见紫雪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医诊断学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编。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“八纲”在临证中的重要性,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。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扁鹊内经

    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9卷,已佚。

  • 病名。亦称痃气。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痃癖诸方》:“痃者,在腹内近脐左右,各有一条筋脉急痛,大者如臂,次者如指,因气而成,如弦之状,名曰痃气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症瘕痃癖

  • 亡津液

    指人体津液的耗失与消亡。又称亡津。多因于误治(如误汗、误吐、误下)或热邪炽盛所致。

  • 蛇舌

    病证名。见陆乐山《养生镜》。指舌头似蛇舌的伸缩不停。为心经受风热邪毒所致。其症可伴有呕酸水、吐顽痰等。宜用汤匙蘸香油刮肩井;针刺舌尖、中冲出血。并内服疏风清热,解毒活血之剂。

  • 痘毒攻喉

    病名。多由痘疮毒火郁积不散,致邪毒上攻于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涩疼痛,甚则肿胀溃烂,汤水难入,呼吸不利(《病源辞典》)。治宜解毒消肿,清热利咽。方可选用粘子解毒汤。银翘散等加减。

  • 清明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孝经纬》:“万物至此,皆洁齐清明。”到了清明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,草木萌茂,已完全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。

  • 无白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积热三消

    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多食膏粱厚味,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。热熏于肺为上消,症见烦渴引饮,用清肺饮。热积于胃为中消,症见烦热多食,食下则饥,口臭,用清胃汤加干葛。热流于下为下消,症见小便频数,如膏

  • 余甘子叶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油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