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维道,见该条。
即第五足趾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刺楸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木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火毒攻目,瘀滞已甚,血胀无所从出,遂致壅遏于白睛而成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有半边胀起者,有通珠俱被胀起盖定乌珠者,又有大眦内近鼻柱处胀出一片,如皮如肉,状似袋者。”治
阴分不足、津血亏损的证候。阴虚则生内热,每见低热、手足心热、午后潮热、消瘦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尿短赤,舌质红、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无力等症。治以滋阴为主。若阴虚火旺者,须养阴清热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地仓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