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,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。即疣赘。又名千日疮。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隐疹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患牙疳而上下唇破,鼻穿并牙齿落者。《幼幼集成》卷4:“牙疳者,初作臭气,次则齿牙黑,甚则龈肉烂而出血,名为宣露,此由肾热。其气直奔上焦,故以走马为喻,宜速治之;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,名曰崩沙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罗勒之别名。②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荫陵条。
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