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仙太乙膏
即神仙太一膏,见该条。
即神仙太一膏,见该条。
出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草果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蜈蚣之别名。②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壁虎之处方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火针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火针即煨针也。”见火针条。
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
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条。
养生学著作。清·沈子复撰。1卷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“六务”,即:知(病因何起)、忘(勿记在心)、拒(嗜欲勿肆)、看(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)、耐(忍耐)、调燮(指思欲、饮食、起居诸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竹节骨即指骨。多因跌打、压撞所伤,局部肿胀、疼痛,屈伸活动障碍,折端移位者,畸形明显。治宜手法整复,夹缚固定;如有破损及骨端外露者,应予清创及牵引整复。内服复元活血汤、七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灯盏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马牙疳,初生小儿胎内受热,见风即生,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即是。”即马牙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