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穴疗法
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包括痔脱出及肛肠脱垂。多因患痔日久,复感湿热外邪,气虚失摄所致。症见大便时肛肠努出,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。治宜清化湿热,益气升陷。用提肛散化裁,外用五倍子、明矾各一两,水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小腿外侧,当腓骨小头后缘下方凹陷处。主治腓神经痛,膝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下肢麻痹或瘫痪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濯之《胎产须知》。古时临产时的注意事项。一忌用力太早,二忌曲身坐卧,三忌惊忧,四忌不饮食,五忌锁闭(门窗紧闭)。
推拿手法。食、中两指并拢,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。有清醒头目等作用。常用治头痛。
见《中国药用真菌》。为树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臂臑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。见《喉科指掌》卷三。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,形似黄豆或桂圆核,红若樱桃,脉来洪数。此由胃火郁盛而发。治宜清热解毒。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、加味甘桔汤等。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。即
病名。即瘰疬迅即发生红肿者。《疬科全书》:“亦有骤然红肿,非色欲所致,即餐膳不谨,此无定名,随症皆可致此。”宜豁痰散结,服消肿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