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盘儿草

盘儿草
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苦荬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芍药

    出西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。即赤芍药,详该条。

  • 无时冷泪

    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不赤不痛苦,无别病,只是时常流出冷泪,甚则视而昏渺也……。盖精液伤耗,肝胆气弱膏涩,肾水不足,幽隐之病已甚,久而失治,则有内障青盲、视瞻昏渺之患。精血衰败之人,性阴毒及

  • 夹热腹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又名挟热痛。小儿热邪内积、气机不畅而致的腹痛。症见腹痛伴有面赤唇红,壮热烦躁、手足心热、多发于夜。治宜清热理气。用四顺清凉饮(白芍、当归、大黄、甘草)加青皮、枳壳,亦可针刺行间

  • 格阳关阴

    脉象。人迎脉(两侧颈动脉)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,称格阳,因气血盈溢于三阳经,与三阴经格柜所致。寸口脉(两侧桡动脉)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,称关阴,是气血盈于三阴经,与三阳经隔绝所致。两者俱见则为格阳

  • 胶菜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野佩兰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野马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前动脉

    手少阳经脉气所行之处。即颞浅动脉。位于耳前陷者中,以手按之,其动应指。耳前动脉处有和髎、耳门等穴。《灵枢·厥病》:“耳鸣,取耳前动脉。”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上部人,耳前之动脉。”

  • 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

    见针灸传真条。

  • 天哮呛

    即百日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啜脓膏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