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瘴疟

瘴疟

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地方性疟疾之一。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,湿热郁蒸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疟病诸候》:“此病生于岭南,带山瘴之气,其状发寒热,休作有时,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。其病重于伤暑之疟。”《瘴疟指南》卷上:“瘴疟形状,其病有三,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,或冷,或呕,或泄,或大便秘,或小便赤,面赤,目红,口渴心烦,胸中大热,舌或黑,狂言谵语,欲饮水,欲坐水中,或吐血,或衄血,或腹痛,或有汗,或无汗诸证。”有冷瘴热瘴哑瘴之分,详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胆足少阳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少阳胆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筋退

    指甲的别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五十二卷。

  • 胃实热

    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实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土茵陈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牛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后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瞳子髎。见该条。

  • 高脚鼠耳草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上林

    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“上林,穴在三里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上巨虚。见该条。

  • 辨证求因

    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,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,找出其病因病机。如眩晕、震颤、抽搐等症状,多属于风,病变在肝;狂躁、神昏等症状,多属于火,病变在心包等。

  • 喉癣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又名天白蚁、肺花疮。喉癣发于咽喉。咽喉生疮或腐溃。以其形似苔藓故名。多由①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,阴液被灼而成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喉癣证,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,其证则满喉生疮

  • 滇独活

    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