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痘麻烂角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仁则

    【生卒】:八至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子母秘录》十卷,佚。唐宋医家的著作如《外台秘要》、《证类本草》等多引用该书内容。

  • 腰脽(chuí 垂)痛

    证名。脽,臀部。腰痛连及臀部。多因寒湿侵袭,气血瘀滞所致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、腰脽痛,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。”治参寒腰痛、寒湿腰痛、瘀血腰痛等条。

  • 脏腑相合

    指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。人体脏与腑的配合,体现了阴阳、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。脏的经脉连于腑,腑的经脉络于脏,彼此经气相通,互相作用;脏行气于腑,腑输精于脏,病变时又互相影响,互相传变。《灵枢·本脏

  • 目赤烂

    病证名。又名风赤眼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:“论曰目赤烂者,睑眦俱赤且烂,见风益甚,又谓之风赤眼。此由冲冒风日,风热之气,伤于睑眦,与津液相搏,故令赤烂也。迎风则作痒泪出,遇热则伤烂眵多。治宜镇平肝气

  • 三泪

    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三泪:一曰冷泪,二曰热泪,三曰眵泪。一冷泪,不赤不痛,无翳无膜。凡早起迎风有泪,或至秋迎风有泪,其泪自出,病在肝也。二热泪,如糊粘下与上睑皮,有红有肿,眼罔不见日,夜见灯火泪涌出

  • 顶天抱地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处,徐徐向上举,掌心朝上,指尖相对,再缓缓向两侧分开,同时上身向前俯,两掌渐渐合拢、相迭,掌背尽量靠地,然后上身起立,两掌如抱

  • 冒暑

    病名。指感受暑热,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一:“冒暑者,其人元气有余,但不辞辛苦,暑热冒于肌表,而复传入于里,以成暑病也。是则腹痛水泻,口渴欲饮,心烦躁热,胃与大肠受之,

  • 椒疮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椒疡。多因眼部不洁,受风热毒邪侵袭,加之脾胃素有湿热,致眼睑脉络壅滞,气血失和而发。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,状如花椒。自觉眼部沙涩痒痛,羞明流泪等。相当于今之沙眼

  • 南竹叶

    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南天竹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蒌根

    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