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二。即瘙疳。见该条。
五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又为二十三蒸之一。详五蒸、二十三蒸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,即崩砂疳口风。详该条。
脉象。脉伏而搏指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太阴藏搏,言伏鼓也。”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萹蓄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即掌、指(或跖、趾)背(阳)面的肉,与其腹(阴)面肉相对而言。②肌肉的内层,呈赤色,故名。
指手太阴、手少阴、足太阴、足少阴、足厥阴五条阴经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,转则目运,目运者为志先死,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。”
【介绍】:见钱乙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