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痈疽逆证

痈疽逆证
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指患疮疡时病情有恶化趋势。其表现为:患处初起形如黍米,疮顶平塌,根脚散温,不热不痛,按之坚硬,舌干烦躁;肿硬紫暗,不脓不腐,疮顶软陷;溃后皮烂肉坚,无脓或脓水清稀,时流血水,肿痛不减。疮面不知痛痒,腐肉虽脱,新肉不生,色败臭秽,疮口经久难愈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黄泻心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大黄、黄连各二钱,黄芩一钱。为粗末,以麻沸汤浸良久,去渣,分二次服。治狐惑,舌白齿晦,面目乍白、乍赤、乍黑,变异无常,四肢沉重,默默多眠,喉蚀声哑,上唇生疮。本方组成与

  • 股阴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胃惊

    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
  • 广术

    见《本草求真》。为蓬莪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周雪樵

    【生卒】:?~1910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维翰。江苏常州人,久居苏州。精通医学,于1903年迁居上海行医。其时正值西洋医学传入渐广,周氏提倡引进西洋医学,以“熔铸中外,保存国粹”,于1904年创办《

  • 鸡舌隔角

    外伤缝合法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六:“凡始缝其疮,各有纵横,鸡舌隔角,横不相当,缝亦有法,当次阴阳,上下逆顺,急缓相望,阳者附阴,阴者附阳,腠理皮脉,复令复常。”相当今之连续缝合或“8”字缝合法。其缝

  • 张世臣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累用经效方》。

  • 增辑伤寒类方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徐大椿编释,潘蔚增辑。刊于1865年。潘氏据徐大椿《伤寒类方》予以增订重辑,在此书所论各方的上栏载有相应的经潘霨、肖庭滋二氏增辑的《长沙方歌括》(陈修园撰)作为参照,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

  • 李中立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兼本草学家。字正宇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其父李尚袞曾中进士,他亦考中进士,曾任大理寺评事等官职,兼通医术,尤精于本草,于1593年编撰成《本草原始》一书(1612年刊行)。其特点

  • 刘全备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克用。柯城(今河南黄县附近)人。生平事迹未详,著有《注解药赋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