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疳痨

疳痨

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属肺疳重证。明·万全育婴秘诀》:“儿童十六岁以下,其病为疳;十六岁以上,其病为痨。疳、痨皆气血虚惫,乃脾胃受病之所致。”《证治准绳》:“热发往来,形体枯槁,面无神采,无血色,名曰疳痨。”古代所称的痨,又名骨蒸孩劳童子痨,多与结核病相似。今对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,婴幼儿结核病已较少见。本症即疳热而骨蒸,兼诸咳嗽盗汗等。治宜消疳除热,用月华丸(《医学心悟》:天冬、麦冬、生地、熟地山药百部、沙参、贝母茯苓阿胶三七獭肝菊花桑叶)、鳖甲散(《证治准绳》:黄芪白芍、生熟地黄鳖甲地骨皮当归人参)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粉头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紫茉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芜荑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积治法

    即乳滞、食积的治疗方法。见《幼科类萃》。详调小儿脾胃条。

  • 产后痢疾

    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属产后下利范畴。参见产后下利条。

  • 逐寒开窍

    开窍法之一。即温开法。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、神识昏迷的方法。例如中风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面色青白,手足冷,脉沉等,用苏合香丸。

  • 蛋托法

    小儿阴寒腹痛的外治方法。余梦塘《保赤存真》卷五:“凡阴寒腹痛,用鸡子煮熟去壳,放脐眼内,一时一换,四五换,阴气收入蛋内,即愈矣。”

  • 四支疼痛

    证名。见《医权初编》卷上。即四肢疼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查了吾正阳篇选录

    见医学粹精条。

  • 腰股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腰腿痛。指腰痛连及股部之症。以肾虚风寒湿侵袭者多见。治宜补肾,祛风散寒化湿为主。可选用草薢散、牛膝丸等方。

  • 疽病方

    《马王堆汉墓帛书·五十二病方》方。白蔹、黄芪、芍药、肉桂、干姜、川椒、茱萸(应作吴茱萸)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三指大撮,入一杯酒中,日服五、六次。治疽病。若骨疽,倍白蔹;肉疽,倍黄芪;肾疽,倍芍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