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天香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竹根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满山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阴寒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胞络劳伤,子脏虚损,风冷客之,冷乘于阴,故令冷也。”症见阴部寒冷,甚至小腹冷痛,多影响生育。治宜补肾壮阳。方用金匮肾气丸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:“妇人阴冷,因劳伤
见《医方考》卷二。即痰膈。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莱菔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因高热或久热,灼伤营阴,导致筋脉失养,出现四肢拘挛、痿软、瘫痪等症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黄心翳。此障“四边皆白,中心一点微黄色,隐在黑珠内,映出珠外。”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属圆翳内障范围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