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畏寒

畏寒

即怕冷,有两种病理情况:一是风寒邪气侵犯肌表,遏阻卫阳而致,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,又称“恶寒”。另一是阳气虚衰,卫阳虚弱空疏,不能温养肌表而致,为阳虚证候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力钧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轩举,永福(今福建永泰)人。早年治儒习医,尝与福州名医郭永淦作《伤寒问答》,并曾参《全体阐释》作中西医异同之比较,主张“兼求并进,不可偏执”。曾历游新加坡、日本、德、法、意、俄、

  • 严克企

    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
  • 古今名医方论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古今名医汇粹》的姊妹篇。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。方末附以明、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,选方切于实用。

  • 刘仪真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松泉条。

  • 野洋姜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庭镜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燕台条。

  • 枕骨的简称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头横骨为枕。”

  • 冷瘴

    病名。一名寒瘴。《瘴疟指南·冷瘴》:“其证恶寒,发震,发热,头或痛或不痛,或呕吐,或不呕吐,胸膈痞闷,身重腰痛,脚软,或先寒后热,或先热后寒,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,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,或大渴饮水,或一日

  • 廖逵宾

    【介绍】:见廖润鸿条。

  • 山蛋

    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