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文修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位于右眼胞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三阴:右眼胞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·赋歌论诀秘旨》:“又若三阴三阳虚肿,心有痰也。”
解剖部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又名山根、下极、王宫。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,为足阳明经的起点。②指整个鼻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颊亦作齃……俗呼鼻梁。”
脚的后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脉……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。”
涎的别名。俗称口水。参涎条。
即小儿推拿,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,详见小儿推拿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国纲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婴儿烦热,食即呕吐,眠不安席,神情躁扰,闻声即掣的证候。古人认为是由于儿在胎中,孕母多忧怒郁闷之情,又因胎气燥热,儿生艰难,母生惊悸,以致乳汁不和,令儿吮之而作。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