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称胃泻。出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胃泄者,饮食不化,完谷出,色黄。风乘胃也,宜辛剂之类。”《宣明论方·濡泄证》:“胃泄如随气而下利,豆蔻散主之。”如因肠胃积滞未去,可用通下。《素问
【生卒】:1878~1950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利恒。江苏武进人。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,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等职。还创办过“中医大学”。编有《中国医学源流论》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,在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传
流注病的一种。即缩脚流注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白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邱处机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①出《针灸集成》。《外科大成》原名膝顶。位于膝部,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处。主治下肢瘫痪,鹤膝风,脚气,膝关节炎等。向上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出《考正穴法》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髌骨。因位处膝部,故名。俗称膝盖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下膝髌中。”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