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阴病证型之一。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。详厥阴病条。
病名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脚气危证之一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。指脚气从足而上入于腹。症见腹部不仁,腹胀,胸闷,气喘等。可选用《千金》半夏汤、茱萸汤,松节汤、苏子降气汤,沉香降气汤等方。参见脚气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北魏医生。清河(今河北省境内)人。善长针灸。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尾、川芎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黄连、黄芩、栀子、石膏、连翘、防风、荆芥、薄荷、羌活、蔓荆子、菊花、白蒺藜、草决明、桔梗、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水煎,食后服。治风热犯目,赤肿疼痛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藏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脚趾间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臭田螺疮最缠绵,脚丫搔痒起白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