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丹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猴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猴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厚朴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柯逢时撰。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良佑条。
痰症之一。指脾肺火郁痰气凝结者。又名郁痰、顽痰、老痰。《景岳全书·痰饮》:“结痰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,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,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。治法若因七情郁结,痰涎滞于喉间者,先用局方四七汤
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多由表虚,火邪内郁,外受风邪,风火相结,郁阻肌肤而成。遍身发疹如粟,色红作痒,搔之成疮。日久耗伤血液,皮肤粗糙,厚如蛇皮。治宜疏风清热。内服防风通圣散;痒甚者服消风散;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一指经闭,二指经行不畅。
【介绍】:明代藏医学家。世医出身。藏医北方学派代表之一。著有《医学史莲园光辉》。
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。为表邪传里之候。若白苔为主,微黄而润者,表证未罢,仍当解表;若黄苔多而焦干者,邪已入里,宜清热或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即戎盐。见该条。
①运输或灌注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。”②音义同腧,穴位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