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又名黄膜上冲、推云、内推云。多因风热火毒,外伤失治等引起。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下份,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,有明显之脓平面,头眼剧痛,羞明难睁
八方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临观八极。”张志聪注:“地之八方也。”
书名。30卷。清·张璐撰。刊于1698年。本书对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进行校勘,并就其中收载的方剂(不包括其中的医论、药物和针灸),予以注释发挥(即所谓“衍义”)。此外,书中还阐述了立方法则中的“反用、激用
古病名。指气血虚而风邪入中,表现为四肢缓弱,腹里拘急的一种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血气俱虚,风邪并入,在于阳则皮肤缓,在于阴则腹里急。柔风之状,四肢不能收,里急不能仰。”治宜独活葛根汤等方。
病证名。外邪侵犯手厥阴经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,则其气闭塞,郁于中焦,气与邪争,发为疼痛,属外所因。”又:“手心主心痛,彻背,心烦,掌中热,咽干,目黄赤,胁满。”参见心痛
①又名季肋、软肋、撅肋。相当于侧胸第十一、第十二肋软骨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其直者,从缺盆下腋,循胸,过季胁。”②章门穴别名。见《针灸大全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位于腹侧,腋中线第十一肋骨
见泪孔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寻骨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说文》。指月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