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熏牙子

熏牙子
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攻坚

    消法之一。用软坚磨积或消瘀的药物,以消散和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。适用于因气结、血瘀,或湿痰凝聚所形成的癥块、肿核。如肝脾肿大,用鳖甲煎丸之类。

  • 树脑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樟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血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血满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悬痈肿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三。即悬雍肿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荡腿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立位,手扶台或椅,将同侧下肢提起,作前后摆荡,逐渐增大幅度和力量。适用于髋腿疾患。

  • 活血藤

    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使君子丸

    ①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厚朴(姜汁涂,焙)、炙甘草、诃子肉(半生、半煨)、青黛(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,否则不用)各半两,陈皮一分,煨使君子仁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米汤化服;一岁以下

  • 经脉的通路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中气穴,则针游于巷。”

  • 热郁

    ①六郁之一,一称火郁。因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而化热。主症有头痛、口干苦、情绪急躁、胸闷胁胀、嘈杂吞酸、大便秘结、小便短赤,或目赤耳鸣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②亦作热遏。指热邪阻遏于内不能透泄。主要表现为心

  • 舌苔

    也称舌垢。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。观察舌苔的变化,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和浅深、津液的存亡,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。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,由胃气所生。病理的舌苔,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所致。诊察舌苔,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