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眼、耳、口、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。”参见七窍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腕骨脱位。详手腕骨脱条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牡系牝字之讹,详牝疟条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曾任主管户籍地方官,河中虞乡(今山西虞乡)人。撰有治疗风疾的方书《发焰录》1卷,佚。
六涎之一。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,其气结涩凝滞而成。因涎与滞气相交,多发为疼痛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济世养生集》。即急救痧药丸,见该条。
以皮肤改变为主要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。其中自发性的多为稳定性病理改变,故称“循经性皮肤病”;诱发性的多属于一过性反应,故称“可见性循经反应带”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太阳之别,名曰支正,……实则节弛肘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