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溺窍

溺窍

尿道外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明少阳合病

    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,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,不恶寒,反恶热,自汗,腹满,便秘;又有少阳病的口苦、咽干、目眩等外,必见下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”

  • 侧耳根

    出《遵义府志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蛇倒退

    ①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。②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
  • 油患子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络敏感现象

    即经络感传现象。见该条。

  • 猫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阿胶蕲艾丸

    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川芎、阿胶、艾叶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熟地黄、甘草。为末,水泛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。治妊娠跌扑内挫而致的胎动不安。

  • 四塞

    ①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故生因春,长因夏,收因秋,藏因冬,失常则天地四塞。”②脉象与四时不相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脉要曰:春不沉、夏不弦、冬不涩、秋不数,是谓四塞。”

  • 五色油丹

    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五色丹。见该条。

  • 冲道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神道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