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里法

清里法
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三:“小儿发热至二、三日,邪已入里,或乳食停滞,内成郁热,其候五心烦热、睡卧不宁、口渴多啼,胸满气急、面赤唇焦、大小便秘,此为内热。以鸡蛋一枚,去黄取清,以碗盛之,入麻油约与蛋等,再加雄黄细末一钱,搅极匀,复以妇女乱发一团,蘸染蛋清,于小儿胃口拍之。寒天以火烘暖,不可冷用。自胸口拍至脐轮止,须拍半时之久。仍以头发敷于胃口,以布扎之,一炷香久,取下不用。一切诸热,皆能退去。盖蛋清能滋阴退热;麻油、雄黄拔毒凉肌故也。此身有热者用之,倘身无热,惟啼哭焦烦、神志不安者,不必蛋清,专以麻油、雄黄乱发拍之,仍敷胃口;即时安卧。此法多救危险之症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孤阳绝阴

    病名。产后喘息危证之一。又名产后喉中气急喘。《产育宝庆集》上卷:“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?答曰:“荣者血也,卫者气也,荣行脉中,卫行脉外,相随上下,谓之荣卫。因产所下过多,荣血暴竭,卫气无主,独聚于肺中,

  • 阳中隐阴

    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先进针至浅部(0.5寸左右),行紧按慢提九次,觉微热,再进针至深部(1寸左右),行慢按紧提六次,此为一度。必要时可反复施术。适用于先寒后热,虚中夹实之症。本法以补

  • 肾虚不孕

    病名。出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种子门》。不孕证型之一。多因禀赋素弱,肾气不足,或久病房劳,损伤肾气而致精亏血少,肾气虚衰,冲任胞脉失养,难以摄精成孕;兼见精神疲倦,头晕耳鸣,腰痠腿软,月经不调等症。治

  • 肩髃骨

    即髃骨。详髃条。

  • 刺法

    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针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伏暑晚发

    病名。指伏暑之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湿火之症治》:“至于秋暑,由夏令吸收之暑气,与湿气蕴伏膜原,至秋后而发者是也。……发于处暑以后者,名曰伏暑,病尚易治;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,名曰伏暑晚发

  • 大一枝蒿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雷公根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老母猪藤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古方汇精

    方书名。5卷。清·爱虚老人辑。刊于1804年。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。分为内症、外科、疔毒、疯痰、疮毒、梅疮、丹毒、喉口、耳目、跌打伤损、妇科、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,列述其处方及主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