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肝达郁汤

清肝达郁汤

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栀子三钱,白芍药菊花各一钱五分,当归橘白各一钱,柴胡薄荷各四分,牡丹皮二钱,炙甘草六分,鲜橘叶五片。水煎服。功能清肝泄火,疏郁宣气。治肝郁不伸,胸满胁痛,或腹满而痛,甚则欲泄不得泄,即泄亦不畅。若暴怒气盛者,加制香附三钱,青皮(醋炒)八分;肠鸣飧泄者,加僵蚕一钱五分、乌梅炭三分;疝气肿痛者,加小茴香二分,炒橘核三钱、荔枝一钱五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泰(太)阳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太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:“足泰阳脉,出外踝(娄)中,上贯膊(腨),出于(腘);枝之下脾(人体部位名,未详);其直者,贯□,夹脊,□□,上于豆;枝颜下,之耳;其直者,贯目内渍(眦),之鼻。其

  • 味痰

    痰证之一。见《泰定养生主论》。即酒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代指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又名代甲、糟指、土、爪、淪指、遭指。系由指、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而成的指甲两旁及指甲内急性化脓性感染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代指者,先肿焮热痛,色不黯,缘爪甲边结脓,剧者爪

  • 面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。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手术。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,如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可选取股点,胃切除术可选取胃点等;并

  • 赵养葵

    【介绍】:见赵献可条。

  • 行医八事图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丁雄飞撰,刊于1695年。丁氏总结诊治疾病,不外乎地、时、望、闻、问、切、论、订(即审风土、按时令、望形色、闻声音、问情状、切脉理、论治法、订药物)八事,遂作图式,辑入《檀几丛书·二集

  • 妇女石淋

    病证名。多因经水未绝,肝经血虚,肝气郁久化火,凝滞浊液,渐结成粒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淋而出石,谓之石淋。肾主水,水结则化为石,故肾客沙石。肾为热所乘则成淋,肾虚则不能制石,故淋而出石,细者如麻如

  • 手太阳经筋

    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,起于小指之上,结于腕,上循臂内廉,结于肘内锐骨之后,弹之应小指之上,入结于腋下;其支者,后走腋后廉,上绕肩胛,循颈,出走太阳之前,结于耳后完骨;其支者,入耳

  • 阳土

    胃与脾同属五行之土,胃为六腑属阳,故称胃为阳土。《脾胃论·卷下》:“胃者,阳土也,主动而不息。”

  • 黑风内障

    病名。又名黑风。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本病少见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初患之时,头旋额角偏痛,连眼睑骨及鼻颊骨时时亦痛,兼眼内痛涩,有黑花来往。”“与绿风候相似,……乃肾受风邪,热攻于眼”(《证治准绳·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