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吴本立《痢证汇参》卷二。即燥热痢。详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。指足的第五趾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碥·眩晕》。又称头风眩运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RN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又名神阙。别名气舍、维会。属任脉。位于脐窝正中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下动、静脉。主治中风脱症,腹痛,泄泻,痢疾,脱肛,水肿等。禁针。艾炷灸(隔盐或姜)7~
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条。
①治法之一。治疗气滞、气逆、使气机调达平顺的方法。包括行气、降气等法。药物如枳壳、厚朴、香附、砂仁、陈皮等理气药。②针刺术语。运用针刺补泻调节气机,增强抗病能力,恢复健康。《灵枢·官能》:“审于调气,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丹毒发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因寄生虫(如囊虫等)引起的痫证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胃寒,虫上诸证,危恶与痫相似,用白芜荑,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,米饮调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