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汪机

汪机

【生卒】:1463~1539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家。字省之,别号石山。安徽祁门人。父亲汪渭(公望)是当地名医。他随父行医几十年,成为当代名医。编著有《石山医案》、《医学原理》、《本草会编》(佚)、《读素问钞》、《脉诀刊误》、《外科理例》、《痘治理辨》、《针灸问答》、《伤寒选录》、《运气易览》等书,其中《石山医案》由弟子陈桷所编辑,堪称他的代表作。他对内、外、针灸、痘疹等方面都有一定见解。在理论方面主要依据《内经》等古典医籍,强调治病以调补气血为主,更偏重于理气。他精研李杲朱震亨等名家之学,对朱震亨的学说,很是推崇,但又认为相火论的“阳有余”是指卫气有余,故不主张用补卫气之法,而所谓“阴不足”,乃是指营气,故他所倡的补气,是指补营气而言。对外科,认为外科应本于内,内外不可分。他在医理上,也有不少欠妥的见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胠胁肋痛

    证名。胠指腋下,胠胁肋为腋下及胁肋部气郁、血瘀、痰饮、食积及外感之邪侵袭,均可发生胠胁肋部疼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:“胜胁肋痛,固由于肝邪之实,而所谓肝邪者,不越气、血、痰、食、风寒五端。”详

  • 对心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秘传外科方》卷九。即中发背,见该条。

  • 凝脂翳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黑睛外伤,风热毒邪外侵;肝胆实火内炽,风火毒邪相搏于上所致。黑睛生翳,色带鹅黄,状若凝脂,头眼剧痛,目赤羞明。类今之化脓性角膜炎。治宜清肝、泻火、解毒。用四顺清凉饮子或

  • 大横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肾气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阴维之会。位于脐中旁开4寸处。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(《针方六集》);旁开4.5寸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第十肋间动

  • 孤脏

    ①指脾脏。五脏中,心、肝、肺、肾四脏之脉均各合于四时中之一时,唯脾脏之脉不得独主一时,故谓孤脏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脾脉者土也,孤脏以灌四傍者也。”张志聪注:“四时之脉,止合四脏,而脾脏之脉各主四

  • 指颈的后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……热争则项痛而强。”

  • 瘟疫霍乱答问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陈虬撰。1902年东瓯霍乱流行,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,颇有效验,遂编此书。作者辨析瘟疫霍乱,对其病因、治法等多所答辩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
  • 元府

    即玄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太阴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肩胛疽,见该条。

  • 风泄

    病证名。又称风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风泄,恶风自汗,或带清血。由春伤风,夏感湿,故其泻暴,宜胃风汤。或泻而风邪内缩,必汗之,宜桂枝麻黄汤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风泻,……要知四季脾受风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