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痘

水痘

病名。见明·蔡维藩《痘疹方论》。又名水花水疮水疱。是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。全年均可发病,以冬、春两季较多。临床以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、丘疹和疮疹为特怔。病机外感时邪风毒,内蕴湿热,扰于卫分而发。清·马之骐《痘科纂要》描述患儿症见“面赤唇红,眼光如水,咳嗽喷嚏,唾涕稠粘,身热二三不出,明净如水泡,易出易痂,与痘疮大不相同。”风热夹湿者,宜疏风清热,兼以渗湿,用银翘散滑石热毒炽盛者,宜清热解毒,用五味消毒饮加减。发热期间,注意休息,并注意皮肤清洁,勿使抓破皮肤;若已抓破,可用青黛散外扑,助其消炎收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热眼

    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火眼。见该条。

  • 初关

    见《片玉心书》。即风关。详该条。

  • 摊缓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。又名摊缓风或瘫缓风。指瘫痪轻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:“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,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。故其证四肢不举,筋脉关节无力,不可枝梧者,谓之摊。其四肢虽能举动,而肢节缓弱

  • 纪天锡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字齐卿。泰安(今山东泰安)人。早年弃进士业,习医术,以医闻名于世。撰有《集注难经》,五卷。大定十五年(1175)上其书,授医学博士。

  • 崩大碗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感冒

    病名。指妊娠期出现发热恶寒,头痛鼻塞,有汗或无汗等病证。由于孕妇体虚,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,邪气束表,营卫失和,正邪相争,肺失宣畅引起。风寒感冒:证见恶寒发热,头痛鼻塞,声重流涕,身无汗,脉浮紧或浮滑,

  • 赵知嵓(yán 岩)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赵自正条。

  • 裹脐法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
  • 七诊

    诊法。①指脉象言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察九候,独小者病,独大者病,独疾者病,独迟者病,独热者病,独寒者病,独陷下者病。”“七诊虽见,九候皆从者不死。”一候之中见七脉之一者,均为病脉。②切脉七法:静

  • 心气热

    ①同心热,详该条。②心脉的病变。心主身之血脉,心有热,可使血逆于上,致上盛而下虚,下虚则生脉痿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心气热,则下脉厥而上,上则下脉虚,虚则生脉痿,枢折挈,胫纵而不任地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