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名。桡骨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臂骨者,……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,俗名缠骨。”
针具名。针身细长,形如麦芒故名。现用芒针仿古代长针用不锈钢制造,形与毫针相似,但针体较长,一般都在6寸以上,专用于深刺透刺。参见芒针疗法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。系指听力良好,示肾气充足。参见耳目聪明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六。多由心经火炽上炎所致。症见舌裂生疮,疼痛,饮食有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第八册:“风热口中干燥,舌裂生疮。”治宜清心泻火。用导赤散、犀角地黄汤、甘露饮等加减。参见舌
【介绍】:见刘昉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迎。见该条。
运气学专著。一作《天元玉策》(见《郡斋读书后志》)。30卷。唐·王冰撰。《古今医统》称此书:“元诰《内经》之意,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。”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作为鉴别髋关节前、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