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古代对产后疾病的诊断经验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凡诊新产妇,先审少腹痛与不痛,以征恶露之有无。次审大便通与不通,以征津液之盛衰。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,以征胃气之充馁。必先审此三者,以脉参证,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龙须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亦名双生、骈胎。指妇人一次怀二胎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洗冤集录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。详气闭条。
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舌备要》。《喉科方论》:“此症发在喉中,左右舌俱黑色,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。患是症者,必大寒大热,盖伤色过度,肾绝故也。”治宜滋肾养液。用左归饮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为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以肺瘅为膏疸,症见身面皆黄,饮少而小便多。多因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致。治宜秦椒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条。
即温灸器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