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厥论篇

气厥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厥者,逆也。本篇讨论寒热相移,皆由气逆所致,故名。内容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发生的病变,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,可演变为种种疾病;另一方面又说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,一脏有病,可影响其他脏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肩膊

    ①又名。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肩膊虚者,取之上。”②肩胛骨的别称。又名肩髆。

  • 野丈人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为之

    经穴别名,出《医学原始》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
  • 蒲棒花粉

    见《新疆药材》。为蒲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宅之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庆元路(今浙江宁波)人。与其父陈瑞孙同著《难经辨疑》,已佚。

  • ①病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燥胜则干。”燥与湿对。燥病易伤津液。临床表现多为目赤、口鼻唇舌干燥、干咳、胁痛等。其偏热者为温燥,偏寒者为凉燥。②阴津亏损时出现的内燥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  • 鸡卵黄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鸡子黄,详该条。

  • 脉法删繁

    见顾氏医镜条。

  • 吸壁藤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稳婆

    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