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
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①泛指脾之阴阳、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。多因饮食失调、寒温不适、忧思、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。症见消瘦面黄、四肢乏力、纳减、食不消化、腹痛、肠鸣、便溏或泄泻、浮肿、便血、崩漏等。治
关节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,即髋关节,详髀枢条。
食疗剂型之一。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。适于病后、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。常见如八宝粥、大枣粥等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出《石药尔雅》。为雌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沉香,详该条。
十问之一。了解病人出汗情况,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、表里阴阳。外感病,恶寒、发热、无汗为表实;发热、恶风、自汗为表虚;热不因汗减,为邪已入里,或为暑热、湿温等证。内伤病,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,多属阳虚;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