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外感眩晕》。感受湿热时邪所致。证见头晕目眩,自汗,面垢背寒,口渴欲饮,小便黄赤,或见身热,舌苔黄腻,脉濡数等。治宜清热化湿。用人参白虎汤、黄连香薷饮等方。参见眩晕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壁钱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即骨折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目内陷,详该条。
暑热侵入,则腠理开而多汗,开泄太过,伤津耗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寒伤形,热伤气。”马莳注:“热为阳,而气亦属阳,热则气散而气斯病矣。”张志聪注:“热则阳盛,故伤气。”
【介绍】:见吴正伦条。
见《济世养生集》。即急救痧药丸,见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无比薯蓣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潘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