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椒苄(hù 互)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角法

    即拔罐法。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,故称。详拔罐法条。

  • 骨热

    病证名。骨蒸的前驱症状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四:“阳气偏盛,水不足,脏腑积热,熏灼肌体,盛则消烁骨髓,是为骨热之病,久不已,变成骨蒸。”症见低热长期不退,或潮热,或发热不规则,烦渴,盗汗等。治宜清热养

  • 官医提举司副提举

    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
  • 汪讱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汪昂条。

  • 胃足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阳明胃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交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后顶,见该条。

  • 俞府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12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锁骨下缘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的前支,并有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呕吐,不嗜食,胸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,

  • 耳后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锐毒,见该条。

  • 小便不通

    证名,见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。即癃闭,详该条。

  • 木香利膈丸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呕吐门》。即吴茱萸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