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贞颐
【介绍】:
见杨时泰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杨时泰条。
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。见金·窦杰《针经指南》。即动、摇、进、退、搓、盘、弹、捻、循、扪、摄、按、爪、切等十四种。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,并各有体会和发挥。如明·徐凤《针灸大全·金针赋》:“爪而切之
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旋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即尘埃入目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胃管下俞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,由胃热故也。”即齘齿。详该条。
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与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。见《侣山堂类辨》:“十一脏腑,应天之六津五音。”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过塘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煎服法之一。同冲服。详该条。
膈证之一。又名食膈。见《医方考》卷三。详食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