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梅圈

杨梅圈
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圈疮。其形大小不一,二三相套,色红作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毒下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多因嗜食炙煿,或饮酒过多,热毒蕴结大肠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大便下血,颜色鲜红,腹痛口渴,肛门灼热,舌红干燥,脉弦数等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选用黄连丸、凉血地黄汤、

  • 胎疝

    病名。①指先天禀赋不足,使儿生下,即少腹下部结硬疼痛(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)。宜以行气止痛为治,用五磨饮子、金铃子散之类。②指即睾丸肿大,久而不愈者。

  • 宫颈糜烂

    病名。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,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,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。临床表现白带量多,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症辨证治疗。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,如地榆丸(生地榆100

  • 温阳利湿

    治法之一。即化气利水。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。如病人内停水湿,外有表寒,阳气受水寒阻遏,症见小便不利、头痛、微发热、心烦口渴、水入则吐、苔白腻、脉浮。用五苓散,取桂枝以温阳化气,四苓以行湿

  • 胎病

    又名巅疾。即癫痫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人生而有病巅疾者,病名曰何?……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,其病有所大惊,气上而不下,精气并居,故令子发为巅疾也。”

  • 额颅

    同额。详该条。

  • 赵如葵

    【介绍】:见赵贞观条。

  • 灼热

    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发热较高,如火灼之状,手抚病人的皮肤,有灼手感觉。见于多种热性病。

  • 脾气主升

    脾的功能特点。脾气能将饮食精微、津液上输于肺,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,营养全身。它的功能特点上升水谷精微,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。参见脾主升清条。

  • 培土生金

    也称补脾益肺。土指脾,金指肺。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。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,痰多清稀,兼见食欲减退、大便溏、四肢无力,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