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傅山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即艾灸补泻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足太阳经经气逆乱而出现的小腿部疼痛、麻木、厥冷和功能障碍的病候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,足太阳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,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,脊痛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腘如结,腨如裂,是为踝厥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娑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麻疹全书条。
舌苔隆起成瓣状。多呈黑色,亦有黄腻瓣或焦黄瓣者。瓣少,病较轻;瓣多,则病重。多由脏腑实火熏蒸所致。可见于湿温、瘟疫等病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