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山慈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5卷(一作14卷)。金·张子和撰。撰年不详。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,善用汗、吐、下三法。书中详细介绍他用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,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,并附较多治案。相传此
即前囟。见囟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4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荥(水)穴。位于足背部,第四、五趾缝间,趾蹼缘上0.5寸处。布有趾背神经和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胁肋痛,寒热,头痛,目眩,耳鸣,耳聋,目外眦痛,颊颔肿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系指耳轮之垂下处。即耳垂。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。详强中条。
结胸证之一。即热实结胸。亦称热结胸。《医宗必读·伤寒》:“结胸,……懊憹躁渴,实热结胸也,三黄泻心汤。”参见热实结胸、热结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