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生于踝部的流痰。证治参见流痰条。
惊风手足搐搦所属脏腑的证候。《小儿病源方论》:“肝惊,眼赤粪青;胆惊,面青下白;心惊,面脸红赤;小肠惊,夜啼至晓;脾惊,五心热干呕;胃惊,腹胀不食;肺惊,气喘吃水;大肠惊,喉中痰作声;肾惊,梦中咬牙;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脱疽之色赤、肿痛如汤泼火燎者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本证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,其中多数是由于在幼小时候因病丧失听觉,无从学习语言因而成聋哑。先天性者,幼小即两耳失聪,不能语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发惊癎后,六七岁不能语言。”《丹溪心法》:
骨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。”即股骨。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美人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小飞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