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暴瘖

暴瘖

证名。亦称猝瘖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指突然失音或语音嘶哑。多因突然冒寒,或寒包热邪,或肺伤津枯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瘖》:“失音大都不越于肺,然须以暴病得之,为邪郁气逆;久病得之,为津枯血槁。盖暴瘖总是寒包热邪,或本内热而后受寒,或先外感而食寒物。并宜辛凉和解,稍兼辛温散之,消风散用姜汁调服,缓缓进之,或只一味生姜汁亦可,冷热嗽后失音尤宜。若咽破声嘶而痛,是火邪遏闭伤肺,昔人所谓金实不鸣,金破亦不鸣也。古法用清咽宁肺汤,今改用生脉散六味丸作汤。”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喉炎、痉挛性失音等。参见瘖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毒病论

    《邵氏医书三种》之一。清·邵登瀛撰。刊于1815年。作者鉴于冬温、春温、温疫、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温毒病证,遂参酌吴又可、喻嘉言二家之说,旁集有关医著编成。邵氏于温毒、疫病证治阐述尤详。书后附列治疗方剂

  • 麻子仁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为火麻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十讲

    医经类著作。任应秋著。此书概括作者多年研究《内经》之心得。对什么叫《黄帝内经》、《内经》成书时代、《内经》所引古代文献、《内经》学术思想、理论体系等十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。议论恢宏,不乏精辟之论见。

  • 胎生

   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,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。

  • 赵道震

    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【介绍】:明初医家。字处仁,浙江金华人。精于医术,研读很多古代医书,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。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。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《永乐大典》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。卒年八十四

  • 大叶毛鼠曲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青蛇仔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狗肝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肺和肝饮

    《马培之外科医案》方。杏仁、茯苓、栝蒌皮各二钱,橘络、枳壳各八分,当归、丹参、秦艽、川楝子、佛手各一钱半,蒺藜三钱。水煎服。治龟背,肝俞脊驼,胁肋痛,兼咳嗽者。

  • 济众新编

    综合性医书。朝鲜·康命吉撰。8卷。刊于1799年。参阅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,删繁取要,间附己见,分类编成。卷1~7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证,首脉法、次证治;卷8药性歌,辑录《万病回春》、《

  • 血闭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